手機版

APP下載
微信

收藏
Author: Chen Yilu
1993年,全國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議對宗教工作講了“三句話”:認真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丁光訓深感“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性,認為中國基督教的工作重點是要在神學思想上自覺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經過5年多的深入思考,1998年8月,在西安召開的全國政協(xié)民宗委會議上,他作了題為《調整宗教觀念的呼喚》的發(fā)言,在宗教界中率先提出宗教要自覺地、主動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而且主要是思想上的適應,從黨和政府的要求發(fā)展到宗教界積極的回應和自覺的行動。1998年11月中國基督教兩會全體會議在濟南召開,決定要推進神學思想建設。丁光訓親自為神學思想建設掌舵。
丁光訓的思想十分豐富,由于時間關系,我擇其三個要點與大家分享。
一是“宇宙的基督”。強調不能僅從教派信仰和以教義為中心去理解基督,而應該放在社會實踐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基督的工作。他為什么要講“宇宙的基督”,因為在西方世界和基督教傳統(tǒng)中,一直是以教會和教義為中心,因而排斥了許多進步的事物和思想。丁光訓要人們用更加廣闊的視野去認識基督教信仰,去肯定世界中一切真善美的東西,包括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他要糾正西方基督教界對中國的偏見,糾正中國基督徒對非基督徒的偏見。不要以“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阻礙信徒與人民的團結,也不要簡單地說“信耶穌就上天堂,不信的就下地獄”去否定非基督徒中的真善美,要在愛的和諧相處中彼此接納,促進團結,共同為社會的發(fā)展作貢獻。
二是“上帝就是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上帝觀?!吧系劬褪菒邸币笾袊酵揭詯蹫槌霭l(fā)點,去認識世界和社會,要以愛為終極點去實踐耶穌“愛人如己”的教導,去愛我們的國家、人民和文化,以達到“在愛中建立教會”。相信“上帝就是愛”,使中國基督徒愛國愛教成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三是“和好的神學”。這是丁光訓的第三個重要神學思想。他說中國的神學思想不是一個中心的圓,而是有兩個重心的橢圓。這兩個重心是兩個“C”(Christ and China),就是基督和中國。中國基督教不僅要跳出“地中??蚣堋保ā暗刂泻?蚣堋贝碓缙诨浇痰南ED和拉丁模式),更要擺脫西方殖民主義的基督教模式,從三自(自治、自養(yǎng)、自傳)走向三好(治好、養(yǎng)好、傳好);而且要做光做鹽,自覺服務中國社會,自覺地與人民團結在一起。
以上三點是丁光訓的重要思想,他總是引用圣經,立足中國實際,用教義來詮釋基督教信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理。他所在的時代雖然還沒有提出“基督教中國化”這個詞,但他是以加強中國化神學思想建設的方式,來防止和對抗西方敵對勢力對中國的宗教滲透和“去中國化”,他的思想總是以圣經的教導和基督徒的經驗去詮釋什么叫政治認同、文化融入、社會適應,具有神學性、深入性和持久性。對今天我們推進基督教中國化很有啟發(fā)和幫助。我們要繼往開來,在丁老開創(chuàng)的神學思想基礎上,持續(xù)推進基督教中國化。
金陵協(xié)和神學院作為培養(yǎng)愛國愛教基督教專業(yè)人才的學院,更要一脈相承弘揚好老院長的重要思想。一是要繼續(xù)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的學習和傳承作為神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要加強“公共課教育”,認同我們的國家、政府和人民,讓廣大教牧在詮釋圣經和教義時,自覺與愛國主義結合起來;三是要發(fā)揚和諧精神,提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形成最大同心圓的一部分,為社會和諧盡上一份力量;四是要弘揚友善精神,將友善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以規(guī)范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并樂于服務社會。